和V老弟相約一起吃飯,地點就我來選
對於都不生活在同縣市的我們,相聚點選在彼此都近的台北
我那時候突然就是很想往西門町跑,因為很久沒去過這地方,想去看看,現在屬於年輕人的樂園是啥模樣?
上網大概做了些功課,看看附近有什麼比較適合我兩聚餐的點
最後因為V不吃生食,接著維多利亞茶餐廳勝出。
在西門町的小巷弄內,不是挺好找,對我這外縣市人來說。
不起眼,小小的一間,不過倒是真的如網路上說的門庭若市,以都過了用餐時間來說。
這裡不吃裝潢,一切很簡單,讓人更有種好像真的在香港茶餐廳一樣的簡便來著。
菜單也很簡單,不簡單的是菜單上的菜色選擇看起來還真多
很吸引我的目光就屬涼飲那一類的東西,看的我每一杯都很想來喝一下。
最後我們選擇兩人套餐,然後在老闆娘推薦下加點波蘿油。
首先端上來的是碗仔翅
碗仔翅是一款常見於香港街頭的仿魚翅湯羹,其材料以粉絲為主,以澱粉將湯煮至濃稠,並加入老抽和生抽弄成棕色,佐以麻油、浙醋、白胡椒粉、辣椒油等。
(維基)
聽說香港人飯前都會先來一碗這個魚翅湯羹漱口先(這麼豪氣),不過現在魚翅貴,不是人人吃的起,便以仿魚翅湯羹的碗仔翅替代。
這碗仔翅嚐起來的味道是熟悉的,意於接受。
尤其是添加的紅醋之後,更貼近我們台灣的酸辣湯。
時蔬與腸粉
Q嫩的腸粉類似板條的口感,少許的香油和著淡淡的芝麻香氣,非常簡單
是說醬油給我淋太多了吧?
原以為會帶著滿嘴油光的波蘿油,其實沒想像中的負擔感
但是也沒有特別的香氣或者口感來深深吸引我再次品嚐它的念頭耶。
不過一人一半倒是很快就啃完它。
鼓椒排骨煲仔飯
一堆人都在說臘腸煲仔飯的時候,是兩極化的聲音
所以關於這很天人交戰的事情,我交給別人去決定
V老弟沒先入為主觀念,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決定就簡單些。
鐵鍋端上桌的時候,便開始了桌邊服務和解說
服務生先將鼓椒排骨夾起來,之後便開始一邊拌飯,一邊淋著名為老抽的湯汁
這麼做除了締結更多鍋巴,也順便替白米飯上色即添香氣
服務生一邊淋老抽又一邊對我解釋說,老抽不像醬油般死鹹,越吃是會越甘甜的。
看來,我眼中的憂慮他是有看出來,姊姊我一整個擔心過鹹這回事。
關於鍋巴飯也是很一拍兩瞪眼的事情
我喜歡韓國的石鍋拌飯
但是好像是純粹愛菜飯拌在一起的米粒吸附菜湯汁後藉由熱鍋蒸去多餘水分的這件事,而無關乎鍋巴。
但是很多人都覺得石鍋拌飯不能太早拌,就是要吸取湯汁的米粒焦著在石鍋壁上成為堅硬有嚼感的狀態。
維多利亞茶餐廳的煲飯和韓國的石鍋拌飯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它少了色彩和味道上的豐富與層次性。這煲飯的重點似乎只有單一的使用老抽讓飯上色和提香氣。
鼓椒排骨雖不像多數人形容那樣誇張什麼入口即化
但是軟嫩的程度是有的,不至於肉質太柴乾硬的狀況,就像是非常好入口的粉蒸排骨。
鴛鴦,在東南亞又名咖啡茶(馬來語:Kopi Teh),是一種奶茶及咖啡的混合飲品。鴛鴦始創於香港的蘭芳園,由七成港式奶茶和三成咖啡混和而成,混和兩者能讓飲用者同時享受咖啡的香味和奶茶的濃滑。
上述的這段話是維基說的。
以前喝多數的鴛鴦都不覺得有什麼特別感覺來著,離上述的那種【同時享受咖啡的香味和奶茶的濃滑】感還有點距離。
不過維多利亞茶餐廳的鴛鴦,可就真的讓我體驗到多層次的品味。
咖啡中喝的到茶氣,奶香中又有咖啡的醇厚個性。
去吃前爬過的文也大抵是大推他家飲品。
果然沒失望。
基本上是一間會讓我想回訪再品嘗其他東西的店家。
店家資訊
02 2382 6388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別忘了給一各推+讚呦
造訪日期及餐廳主廚流動率…等等諸多因素均會影響餐廳【品質】和【穩定度】。
【個人味覺】及餐點【偏好】也不盡相同,純屬分享無關利益,所以煩請各位鄉親們以輕鬆心態看待囉
好的~各位鄉親,更多的美味依然在什麼人愛吃什麼美食呦
咱們下回見(揮手下降ing)
更多的美食照片請點選【什麼人愛吃什麼美食】粉絲團
或個人網頁
https://www.facebook.com/ki.w.li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