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寫這篇的同時,思考起關於最近食安問題
和朋友聊著,最終,我們對於食物仍然會回到源頭
人本,自然
就是這麼一回事
這似乎也不是一件壞事,生命就是一場循環式的食物鏈的行進,不是嗎?
現在有句話也超流行的【回不去了】
套用在很多時候一整個貼切,這句話用在品嘗過精品咖啡的友人身上也非常恰當
這也是當天他不斷朝原力手作烘焙咖啡店的店長小雯姊哀號的話語。
那天晚上我說了一句【我今天好像都還沒喝到咖啡耶!】
朋友問了我,那麼現在要去喝嗎?(時間過了我一般喝咖啡時候,太晚喝,基本上我會屬於睡不著的那種人)
認真思索了一下之後問,那麼你要帶我去的那家有好喝的拿鐵咖啡嗎?
對方陷入回憶,然後默默從前方飄來一句,好像沒有,他們家好像沒賣拿鐵
什麼樣的咖啡店?為什麼沒販售一般基本(我個人的認知)的拿鐵呢?
不過也因為這答案不是很確定,但是友人非常推薦他們家的咖啡加上我的咖啡魂也在燃燒,還是去看看好了
果不其然,他真的沒有賣拿鐵,這裡進口或者台灣的咖啡豆都有,什麼樣單品的咖啡也幾乎有,洋酒和雪茄也陳列其中,就是不賣黑咖啡以外的咖啡。
沒有其他花式咖啡,當然也就沒有搭配咖啡的小點心可以品嘗
你說他單調,不如說,這裡販售的是【純粹】
這裡的店長小雯姊和友人已經非常的熟捻了,兩人一見到就熱絡的不得了
我記得許久前來拜訪友人時,和友人一起來過這邊,但是並沒有在這邊喝過咖啡,只是取走朋友預定的掛耳式咖啡就離開
當我有次同友人說,下回他來宜蘭,一定要提醒我帶他去前回介紹到的【宜蘭食記】品。藝妓咖啡中提到的昀頂咖啡去喝咖啡
友人也說他現在開始陷入單品咖啡的癮裡,個人目前也大推原力手作烘焙咖啡,然後沒多久就順便將掛耳式的咖啡包寄來給我品嘗。
因為喜歡,我們常常就會想把喜歡的東西也分享給自己的朋友
於是他帶著我踏進這充滿咖啡香氣的店裡,讓小雯姊替我煮一杯好咖啡
席間我們聊了很多關於咖啡的事情,朋友哀怨地對著小雯姊說【我以前是那種有超商咖啡就能滿足的人,現在喝慣你們家的咖啡之後,再也回不去了!】
品過好咖啡單純美好的人應該都懂這句回不去的理由是什麼。
咖啡的優劣除了本身栽植品種的問題,再來就是烘豆師傅的功力,當然煮咖啡也是另一層高深的學問。
那天就這麼剛好遇到小雯姊準備烘豆,我可是第一次有機會現場看人烘豆和製作掛耳包呢。
小雯姊有交代,要把她拍漂亮一點呦,不過這位姊姊,其實我人物相一直是很弱的
那麼我可以專注拍咖啡就好嗎?
烘豆需要的周邊用品
先秤好要生豆的重量,然後送進鍋爐裡,前方燈照的地方是方便觀察在裡邊翻轉的豆子們烘焙的狀況
還可以隨時取出確認一下。
烘豆過程中雖然有一定的時間和溫度,不過人為的操作仍極為重要
畢竟豆子是活的
我只能這麼說
儘管是同一匹豆子,他們還是有不同之處,所以今天烘和明天烘不一定所需的時間和爆的時間點都一樣
所以可以看小雯姊偶爾轉過頭來和插一下我們的話尾後立馬又轉過去專注看她的豆
小雯姊這期間還順便對著我進行烘豆初階教學
在此也附上一段較專業的說法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研判咖啡豆烘焙程度時,可藉由聲音、色澤、香氣判斷烘焙進行的程度。其色澤由淺灰至深褐,香氣由淡雅漸濃郁;聲音則是發出2次爆裂聲響,以耐高溫的生豆為例,第7分左右開始第一爆,持續約2分鐘,其聲音低沉,表示開始進行熱解作用、澱粉轉成焦糖、水分蒸發、排氣,第12分左右發出第二爆,聲音猛烈尖銳,表示細胞纖維斷裂,烘焙愈深。
更多相關知識請點擊此連結:咖啡豆烘焙程度之界定
我還真的貼近鍋爐聽微細的爆裂聲,從連續響到斷落響去判斷咖啡豆第一爆的終結點
總之,還真是一門學問沒錯!
我離這專業烘豆有一大段距離,不過品咖啡這件事情,我已經在路上了
看著淺白豆子進去,巧克力色澤的嘩啦嘩啦滑出鍋爐外,滿室咖啡香真是迷人極了!
聽說有些敏感的人光聞咖啡香氣就會心悸睡不著,我倒覺得這味道對我來說極有安撫和療癒心靈的功效呢!
掛耳式咖啡原來是這麼做的呀!
烘的咖啡豆還需要經過時間的養成
要吸附空氣還有些微水氣,最佳品嘗的時間點以一周來看
烘焙好的第三天是最佳,之後慢慢往下坡走
所以若無法儘早品嘗完,起碼要做到良善的保存喲!
我問小雯姊,將來有沒有可能販售其他花式咖啡,或者搭配咖啡的小點心來著?
她說,我老闆說就是只賣單品咖啡!
我想著,這是多麼極大的自信感和堅持原味走向來著
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衷於自我的單純原則和自動篩選客群手法
雖然讓市場有一定的侷限,但是你能找到的客群都叫【知音】
儘管我仍然認為像他們家的咖啡來搭配朋友手作的桃莉絲馬卡龍極為相配
午後的時光,我端起原力手作烘焙咖啡的kona extra fancy掛耳咖啡,輕咬一小口手作溫點甜點
窗外的冷風細雨,就讓他們在窗外安靜地陪著我吧